“感谢您们,是您们用竭尽全力挽救了我爱人的生命!” 4月12日,本市的董女士来到二附院呼吸内科在连声称谢中,将一份感谢信送到了医护人员手中。

董女士介绍,爱人杨连柱因病卧床11年,四肢肌肉萎缩,言语不清,大小便失禁,生活已完全不能自理。就连家中至亲都无法照料周全。3月18日,因感风寒杨连柱开始持续咳嗽、发热,被送入二附院呼吸内科后几度濒临死亡,可这里的医护人员凭借高度的责任心和精湛的技术,硬是一次次挽回了他的生命……。
主治医师朱志勇告诉记者,患者入院时生命体征极差,被诊断为梗阻性脑积水、幽门梗阻和低蛋白症,加之患者十余年来一直卧床和心肺功能极尽衰歇,身体情况很不乐观,因此,科室的医护人员都多留了一份心,遇到患者危象时,无论是床位医生和值班护士都会及时救治,不知多少次守护在他的病床旁,直到患者病情稳定才敢离开。

“每次输液,为了迁就患者,护士们都是蹲下身子,弯着腰进行穿刺作业,给她们拿来椅子,她们也不肯坐下,总是完成操作就急匆匆走向另一个病房”,她们的劳累让我们看着都心疼。”
“夜里,医生护士每隔一定时间就会来病房巡视,为了不惊扰病人的休息,她们还自备了小电筒,认真查看每个病人,并逐一做好记录。”一位大妈说,每当深夜看着这些姑娘强撑着疲惫的身体,轻手轻脚巡视病人的身影,自己都会情不自禁的落泪。在采访中,几位“老病友”说起对医护人员的印象也是纷纷竖起大拇指,“我是老慢支,一着凉就犯病,可每次来呼吸科,医护人员都不厌其烦为了分析病情,介绍治疗方案”;“我因肺心病经常住这里,曾经几次我都想干脆放弃治疗算了,是他们经常的来开导,才鼓起了我与疾病抗争的勇气!”;“住进呼吸内科感觉比家都多了一份温暖,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关心,耐心细致地照料,亲人般的体贴,这些行为有时自己的儿女都做不到啊!”
“这样做只不过是我们职责所系,患者把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我们,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精心呵护呢。”面对患者及家属们的赞美,呼吸内科主任王恩举表示,我们只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,其实许多时候,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是需要病人家属的理解和高度配合的,能收到这样的理解和鼓励,就是对全体医护人员最好的鼓励,也是医患携手共御疾病的根本动力!
(陈杨/审张乐/文、摄)